无障碍浏览 访问人民银行主站
首页 简介 工作动态 金融数据 区域金融 政务公开 金融知识 热点专题 公告信息 办事指南
高级搜索
| 我的位置:福建省分行 > 工作动态

扎根“红土地” 百亿资金振兴老区发展

字号 文章来源: 2025-06-13 15:03:4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位于闽西北的福建三明,是毛主席诗赞“风展红旗如画”的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2021年1月被国务院列入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累计投放央行优惠资金超100亿元,围绕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沪明对口合作、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持续做好金融服务,助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各类贷款余额2600.63亿元,较2021年初新增902.37亿元,增幅达53.13%。

金融引擎,助力制造业向“新”向“智”

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以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抓手,开展“金融支持福建省‘两新’”专项行动、“科创兴闽‘银’领开篇”专项行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制造业向“新”“智”转型升级。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投放“科技贷”“技改贷”等各类政策性优惠贷款超43.86亿元,科技创新及技术改造项目贷款29.32亿元,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382.72亿元,较2021年初新增228.39亿元,增幅达147.99%。

福建科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年产人造石墨15万吨,供应电动汽车、大型储能电场负极材料。为扩大产能,企业计划新增一条生产线技改项目。得知这一需求后,兴业银行三明分行迅速响应,开通绿色通道,发放1亿元设备更新再贷款支持贷款,并叠加享受两年期1%财政贴息,显著降低融资成本。“这笔低息贷款真是‘及时雨’!”企业负责人由衷赞叹。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乡村振兴沃土

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先后开展“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深耕‘土特产’ 贷动大‘闽’生”等专项行动,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乡村振兴考核评估等政策,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环节,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信贷资金需求。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县域贷款余额合计1635.23亿元,较2021年初增加567.21亿元。

在三明沙县区六三种业育种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种子收购旺季时面临了资金压力。农业银行沙县支行主动上门,一周内即发放3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并提供绿色企业贷款贴息,实际利率仅为2.9%,有效缓解了企业周转难题,保障了优质种子的生产和供应。2021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46.91亿元,惠及1.35万户涉农主体。

山海协作,续写新时代“沪明情”

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牵头印发《三明市金融支持沪明对口合作专项工作方案》,明确3大类、8项重点任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沪明产业对接合作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持续推广线上服务、优化办贷流程,提升信贷获得便利度。

热火朝天、遍布三明各地的工业园区产业共建场景,正在成为沪明对口合作的新缩影。在产业园区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农发行三明市分行探索推出“金融+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永安市埔岭汽车工业园等园区建设授信贷款15.48亿元,助推园区“提档升级”。工商银行三明分行打造“园区e贷”数智化模型,破解科创企业“前期科研投入大”“无抵押物”等融资痛点,提高了目标客群单户授信金额。截至2025年5月末,该行“园区e贷”余额4.39亿元,贷款户数61户。

绿里掘金,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

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林业金融为抓手,联合三明金融监管分局等部门出台《进一步深化林业金融改革的若干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满足林木经营主体融资、助力林权流转扩容提效等方面发挥金融助推器作用,创新推出了“福林贷”“益林贷”“林易贷”以及林票、林业碳票、林业碳汇未来收益权等作为抵(质)押物的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等,持续提升“绿色聚宝盆”的“生金”能力,让巍峨群山成为百姓致富的“幸福靠山”。其中,“福林贷”更是入选国家林草局第四批《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福林贷2.0”产品获评福建省绿色金融改革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

将乐县南口镇大拔村的村民们最近喜上眉梢。他们持有的涉及4206亩生态林的首批“福林票”(收益权凭证),票面金额252万元,预计年分红近20万元。“福林票”让不能砍伐的生态林“活”了起来,村民增收与生态保护实现双赢。将乐县农信社获得“福林票”的5个乡村整体授信,授信金额达470万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