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积极发挥征信助融促融作用,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分别简称“登记系统”“中征平台”“资金流平台”)三大金融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开展地方特色产业信用评定工作,引金融活水直达民营企业,努力营造“护商、富商、助商”的营商环境。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097.39亿元,同比增长7.91%。
政策“护商”增效
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直面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充分发挥“一系统一平台”在调动供应链活力、保障供应链稳定方面的作用。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率先在全国促成漳州市政府出台“对以系统对接方式接入中征平台的供应链核心企业,给予20万元系统开发补助”的奖补政策,连续六年运用政策红利撬动中征应收账款助企融资效能。截至2024年末,全辖共有11家核心企业与中征平台完成系统对接,接入数位居全省首位。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利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创新担保品融资,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以动产和权利融资便利度。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累计为担保人为中小微企业办理登记12231笔,中小微企业通过中征平台累计融资2994笔、金额526.5亿元。
漳州某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借助中征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增信,成功获得了600多万元的融资支持。此次融资成本较其他融资方式降低了0.4个百分点,有效解决了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关键资金难题,助力企业顺利推进转型升级工作。
平台“富商”提速
资金流平台上线后,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积极指导辖内试点金融机构探索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引导信贷资金精准直达中小微企业。截至2025年6月末,漳州辖区已接入资金流平台的金融机构通过平台累计查询2724笔,促成贷款950笔,授信达51.07亿元,惠及705家中小微企业,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吸金”能力。
漳浦县绥安镇某食品商行因生产经营需要,计划向建设银行漳州分行申请办理无还本续贷,因其在多家金融机构开立账户,资金经营流水分散,导致传统信贷审查过程繁琐且耗时。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知晓后,及时响应企业融资需要,指导建设银行漳州分行依托资金流平台整合和分析该企业资金结算、现金存储、同名划转等信用信息,最终用时5个工作日为企业成功发放无还本续贷75万元,大大缩短贷款审批时间,高效解决企业续贷问题,保障了企业生产稳定性。
服务“助商”提质
为解决民营企业长期面临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估难,难以获得信贷支持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不断尝试和探索信用应用新领域,会同市发改委,指导各县(区)发改部门牵头出台特色产业经营主体信用等级评定暂行办法,组建特色产业经营主体信用评定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工信等相关单位,重点聚焦辖内水果、水产、休闲食品、钢制船等十大特色产业开展信用评定工作。评定领导小组依据不同县(区)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从经营者素质与管理能力、经营状况、偿债能力、行业前景、信用履约评价等多个维度,对特色产业经营主体进行全面且细致的“信用画像”。随后,通过“金融机构推荐、特色产业经营主体自主申请、行业协会推荐”三种方式相结合,确定评级名单。该名单经评定小组成员单位审查后,划分出五个信用等级,金融机构据此确定差异化的授信额度与利率。截至2025年5月末,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累计评定出特色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2家,发放优惠利率贷款5.26亿元。
|